-
何必拔苗助长 多点耐心守望
2021-01-25“鸡娃”背后,是无数家长的五味杂陈。
-
家庭教育也有“难念的经”?立法来了解难题
2021-01-2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如今,家长们却大呼“家家都有难唱曲,教子各有难念经”。
-
家庭教育立法是对“家务事”的必要干预
2021-01-22据媒体报道,家庭教育法草案日前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
家庭教育法草案:家庭教育不当,国家可进行干预
2021-01-22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庭内部事务,也事关公共福祉。家庭教育法草案20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提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政府、学校、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促进家庭教育。必要时,国家对家庭教育进行干预。
-
家庭教育不得有任何形式家庭暴力
2021-01-22草案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不得对未成年人有性别、身体状况等歧视,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
“做一名专业的家长”
2021-01-218月9日,“中国教育报刊社创建平湖家庭教育品牌示范区父母大讲堂”在浙江嘉兴平湖市举行,著名教育专家、原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做了主题为“居高临下——做一名专业的家长”的讲座。
-
如何当父母,需要这么一部守则
2021-01-21据新华社1月20日消息,家庭教育法草案于当天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从2008年全国人大代表张荣珍提出立法建议算起,时隔13年,这部法律终于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
家庭教育不只是“家事”
2021-01-21“子不教,父之过”,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近日,倍受瞩目的家庭教育法草案正式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家庭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
-
尊重儿童权利应为家庭教育前提
2021-01-20儿童友好意味着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意味着尊重儿童权利应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本原则。要做到儿童友好,就要理解儿童的特点和需要,知道儿童虽然弱小也是一个权利的主体,是受特殊保护的人、具有巨大潜力和希望的人、具有个性差异并需要尊重的人。
-
不必苛责“寒门贵养”但要积极引导
2021-01-20受到冬季疫情零星散发影响,我国多地中小学生提前放寒假。“学校不开门、保姆回乡了、老人不敢跨省跑……”一些家庭面对提前到来的假期慌了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