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图片(1920*120px)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心理文化 - 家庭教育 - 开学前赶紧看,幼升小,孩子到底在经历什么?

开学前赶紧看,幼升小,孩子到底在经历什么?

日期:2021-08-23 21:13:33      浏览:3341  浏览量      来源:爱和自由     

· 4个难关,解密孩子幼升小的困境 ·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轻松的过程。

他们首先要面对身体上的调适。相比幼儿园,绝大多数小学并没有针对一年级孩子进行过渡期的安排,而是立刻开始以普遍的小学节奏去要求新生了。这个要求比幼儿园阶段要高。

早晨按时到校,没有了闲散舒缓的早餐时光,直接进入课堂,一天有6、7节课,一节课40分钟。虽然课堂学习内容有静有动,但在每一个40分钟里,如何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身体,集中精力参与课堂学习,对于6、7岁的小朋友来说,依然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另外是学习要求。小学课堂中,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学习目标,不像在幼儿园,学习没有需要明确达到的标准,父母在心理上也没有那么高的期待。但一进入小学,孩子不仅要面对自己的学习任务,从整个社会环境来看,对孩子的要求都开始突然增大,孩子不仅得不到理解和支持,还要承受自己学习之外的压力。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正在逐渐发展自身的勤奋感,如果缺乏支持,不断体验挫败和压力,他反而会对新的环境和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预习、复习和家庭作业等等,对于初入小学的孩子也是一个全新的体验。独立面对学业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是需要成人去陪伴他建立起这种能力的。最初做作业的时候,孩子需要家长陪伴,家长在旁边安稳地坐下来,自己也同步看看书,写写东西,这个“在一起”的过程,一方面创造了一种共同学习的气氛,另一方面也可以回应孩子遇到的学习困难。因为与孩子共度在家里学习的时间,父母会更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孩子协商,慢慢建立起一个符合孩子能力的家庭学习规则。 

一年级的新生还面临着重新建立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问题。有的孩子在班里刚好遇到幼儿园就熟悉的小伙伴,就会适应得快一些;还有的孩子,社会性交往的能力比较强,也会适应得比较快;如果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完全陌生的群体,孩子需要的时间就可能会比较长。这既跟环境有关,也跟孩子的个体差异有关。但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进入一个新的群体,都会面临重新建立安全感、归属感的问题。

· 他们一边喊累,一边仍在努力 ·

在这个时期,家长晚间的陪伴尤为重要。和孩子交流一下:白天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今天的收获是什么?烦恼是什么?沟通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尝试将每一天的问题及时解决,不存留。

第二日上学的准备工作也需要家长的协助参与,例如,给孩子示范如何整理书包、如何准备文具、如何准备好第二日课程所需要的材料……陪伴孩子每天这样做,为第二天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会让新的一天更轻松。

爸爸妈妈们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去观察你们的孩子吧,他们一边喊着累,一边仍在努力着。学校和爸爸妈妈若配合着支持孩子去面对这个变化,少则两三个月,多则一学期,他们就会在真实的体验中逐步适应一年级的新生活,顺利完成幼小衔接。

<完>

实际上,进入小学对孩子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样的,对于父母无一例外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个一个的难题都是可以预见的:起初的适应问题、学习习惯的养成、辅导作业……


家庭教育
最新发布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