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有温度的教育 为学生铺就人生底色 西安高新区第二十七小学校长 付京华
讲述人:西安高新区第二十七小学校长 付京华
2020年,对西安高新教育来说,是载入高新史册的一年。对27小每个师生来说,是建校元年。随着高新区南拓的重大举措落地,2020年高新区新建50所学校,先布点,教育先行。然而,与以往校园建设大相径庭的是,过去的校址都在成熟区,现在则是把高新教育往外辐射,我们成为一批“拓荒者”。
曾经的这里沉寂荒芜,来到这片土地,我们就是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办好家门口的优质学校,给这片土地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让高新的教育资源辐射在兴隆地区的家家户户。
▊打造“未来星”特色校园文化
教育先行的情况下,周边住宅、配套设施还没有成熟,没有居民,生源就成了现实问题。在这种条件下,我们作为新学校,第一学期招生全面完成。现在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周边拆迁、回迁的部分学生,家长每天接送孩子其实是挺麻烦的。
那么,家长看中的究竟是什么?还是咱高新教育的品牌!
作为西安高新第三次创业核心区的高标准新建学校,西安高新区第二十七小学聚高新教育25年发展之积淀,依托西安市高新第一学校“名校+”的资源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秉承着“为每个孩子的未来提供有温度的教育”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未来星”特色校园文化体系,精心培育新时代自信豪迈的好少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本,以德为先”。学校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地开展德育工作。突出特色,抓好养成教育,阶段性地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
“点亮星空 一路同行”家长见面会,“我是闪耀星,我为二十七小代言”日常规评比展示活动, “红领巾对我说”队前知识学习活动、“开笔启智 尚礼乐学”2020级家长开放日主题活动、“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主题活动、“我是小小生活家”、“我是老师小帮手”、“校园装点我动手”系列劳动教育活动,“树立良好家风 弘扬传统美德”话剧进校园活动,“红红火火迎新年”元旦系列活动。
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了“每周一个好习惯”主题活动,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编外小故事
我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就是要懂得感恩,讲文明,有礼貌。在学校里见到任何人都能做到大方真诚地问好。开学一两周,有一次我在学校走廊碰见了几名孩子。只见他们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对着我说:“付京华校长好!”
尽管他们有点童言无忌直呼大名,但我心里还是乐开了花。短短的时间里,孩子们就已经对我们所倡导的校园文化耳濡目染。看到他们个个大方自信,眼神里充满了真诚,我满是欣慰。
▊多元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老百姓对优质资源是非常渴望的。这半年以来,学校的口碑由家长们口口相传,已经成为老百姓心中的“金杯银杯”。
这半年来,我们的老师通过日教研、周教研,对每节课的精雕细酌,站稳了讲台。目前,我们作为新建学校还处于建章立制的阶段。今年3月开学后,学校将引入校外资源,开设特色社团课,引导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机会。
学校遵循“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的办学思路,开展精品化教育教学,积极推行学校常规管理精细化,教学活动系列化、课题研究体系化、社团活动课程化。同时,重视学生的多元成长、个性发展,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初步规划了学校“未来星五指”课程体系,形成“三大学习场、六大学院、九大课程体系”的学校特色课程。旨在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办有温度的教育。
精彩纷呈的学科活动,如小星星数字书写大赛、创意数字小报、讲故事比赛、拼音书写比赛、创意树叶画、豆子画、科技创想画、我的书屋·我的梦、创意花瓶等学科活动。
丰富多彩的“繁星社团”,教师人人有社团,学生人人上社团,目前学校总共开设了16个社团,有国画、版画、大提琴、电钢、合唱等艺术类社团,足球、篮球、轮滑、科技制作、劳动烹饪社团等。
全校一年级6个班,291个小星星在老师带领下,探索科技奥秘、感受艺术魅力、体验童趣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将孩子的作品集结成册,记录下孩子的成长足迹和精彩瞬间。
→编外小故事
春节期间,由于疫情原因,我们组织了学生网络“云拜年”活动。孩子们通过视频,传递新年的喜悦。
令我欣喜的是,每个班里都有孩子展示了自己在学校神团里学到的“绝活”。有的弹了一首钢琴曲、有的拉了一段大提琴、有的画了一幅画、还有的朗诵了一首诗……看到孩子们把在学校里学到的各色成果真真切切地运用到了日常生活中,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教育的真谛。教育,实际上就是让人更好的生活啊!
▊办有温度的教育 优质师资办优质教育
过去,教育是学科教学,以学知识为主;而现在是学科教育,通过知识载体去育人,让学生全方位学习成长。小学6年周期较长,我们要在这个阶段为孩子铺就人生底色,而不仅仅是知识底色。
我们要办有温度的教育,怎么才能让知识有温度?
老师们要想真正站稳讲台,就必须要有教育观,而不是教学观。知识不单是传递的过程,知识是有温度的,老师对教材的知识“加温”转化之后,形成自己的内容,这中间的“烹饪”过程,才能让孩子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雨露阳光的滋养,更好地吸收营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少年。
为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秉承着对学生发展负责的理念,学校聘任了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学生人生发展营造高起点提供保障。在西安高新区“名校+”工程的推动下,高新区第二十七小学的领导班子、管理团队均来自高新区的“名校”。让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高新教育。
学校依托课题——《新时代提升小学新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育质量的探索研究》,积极开展师徒结对“青蓝工程”,以“老”带“新”,从政治素养、信仰素养、思想素养、学科素养、教学素养、心理素养、职业素养等发面,促进了新教师全方位专业能力提升。
教师们严于求实,刻苦钻研,每天各个学科组日教研到晚上八九点,“钢笔字”、“粉笔字”练习从不懈怠,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新教师转正汇报课活动中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精彩纷呈。
另外,学校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时,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也在同步进行。定期召开家长会,听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启动“家庭+”特色课程,开办了三期“启明星家长读书会”,启动“启明星班主任读书会”,举办了两次专题学习分享。以“启明星读书会”为依托,提高家校共育水平,共促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编外小故事
二十七小是一所新建学校,学校的这一批老师是跟着我一起创业的伙伴。建校之初,我们每一位参与学校筹建的老师都撰写了一个关于自己和二十七小的小故事。近三十位年纪轻轻的青年教师,由于参与到了学校的整个建设,因此他们格外热爱这片热土。
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我曾数次热泪盈眶。在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老师们一路的辛勤付出,他们虽然年少,但大有可为。我常常在想,能够吸纳这一批吃苦耐劳的教师,是我的福气,也是我们孩子们的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