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优师”成为乡村教育家
日前,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优师计划”)。从今年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与地方师范院校采取定向方式,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以下统称定向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从源头上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介绍,部属师范大学承担国家优师专项培养任务,主要面向定向县培养中学特别是高中教师。
“优师计划”与此前已经实施的公费师范生计划的不同之处在于“优师计划”的毕业生毕业之后,要到签约承诺的生源所在省份定向县中小学任教,而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一般只要求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优师计划”具有更强的定向就业性质,其目的是为教育资源薄弱的农村地区培养优秀师资。
在公费师范生计划基础上推出“优师计划”,显示出政府提高乡村教师质量的决心,但要真正构建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整体提高乡村教育质量,还需要通过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等举措,来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结合乡村教育实际,构建能激励乡村教师扎根乡村学校的教育评价体系。
去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大荣誉表彰和宣传推介力度,向乡村教师倾斜;坚持拓展职业成长通道,职称评聘向乡村倾斜,允许乡村学校按照所教学科评聘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民族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学校给予适当倾斜。
从现实看,乡村教师流失的情况依旧比较严重,有的地方把城镇学校教师“交流”到乡村学校任教;而教师评中高级职称要有一年以上乡村学校任教经历,则让部分教师把到乡村学校任教视为“刷经历”。
当前,对乡村学校、教师的评价,采取的是和城镇学校、教师差不多的考核、评价方式。比如,乡村学校也采取升学教育模式组织教学,用学生的统测分数考核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在这种考核评价体系之下,由于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比不上城镇学校,直接导致乡村学生流失。乡村家长的态度是:“虽然去城里上学花钱更多,城市学校每个班的人数多,但孩子成绩会更好。”而面对学生的流失,一些乡村教师也没有扎根乡村长期从教的准备,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是,离开乡村,先进乡镇,再进城,有机会再到发达地区。要扭转这种流动方向,就必须提高乡村教师地位,结合乡村教育实际,构建能凸显乡村教育价值的乡村教育评价体系。
乡村教师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他们承担的非教学任务会更重,这是因为乡村缺人才,教师往往承担更多的任务,一人身挑数职,这不仅会分散教师的精力,也会增加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培养“优师”的目的是让这些教师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因此,要继续创造让所有乡村教师都全心投入开展教学的环境,让每个“优师”成长为乡村教育家。
                    - 
                     
                        
“童心筑梦,遨游太空”亲子运动会 -----小探索者共赴星辰之约
 - 
                     
                        
浸润童心育新苗 见习实践启新程——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见习生走进英赫幼儿园
 - 
                     
                        
莲湖路小学隆重举行“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少先队建队日主题活动
 - 
                     
                        
陕西“双变四培”职教成果跨省落地赋能多省市乡村振兴
 - 
                     
                        
缅怀先烈传薪火 红色基因永传承 —— 莲湖路小学参与莲湖区烈士纪念日活动暨纪念碑护卫队交接仪式
 - 
                     
                        
劳动赋能,心育同行——南小巷小学叠雨衣比赛暨家庭教育指导讲座
 - 
                     
                        
解码三秦非遗瑰宝・点亮文脉永续之光 ——南门小学聚焦陕西省文化馆开启开学第一课
 - 
                     
                        
莲湖路小学举行 “莲芯荷韵启新章・逐光而行向未来” 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开学典礼
 - 
                     
                        
开笔启智承文脉,法治护航启新程:莲湖区沣惠路小学2025年秋季开学系列活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