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拧紧教材进入学校课堂、学生书包的“安全阀”
未来网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 聂菲)“坚持教材‘凡编必审’‘凡选必审’,建立健全全流程把关机制,全面加强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审核,拧紧教材进入学校课堂、学生书包的安全阀。”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在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七)。未来网记者 聂菲 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用的全国各级学历教育教材已近19万种,其中,基础教育类教材近1万种。
记者了解到,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2017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秋季学期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2019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覆盖20个省(区、市),2022年前将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
“新的课程教材体系基本形成,普通中小学三科教材实现统编统审统用。”田慧生指出,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统一组织编写普通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全面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为学生打好中国底色、厚植红色基因。
田慧生强调,在教材编写要求上,中小学教材要注重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将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培养有机结合。在教材审核要求上,坚持教材“凡编必审”,目前,在国家教材委员会领导下,完成了一系列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审核工作,对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进行了全面核查。在教材选用使用要求上,坚持教材“凡选必审”,加大教材选用使用检查力度,会同市场监管、出版管理等部门,严肃查处违规选用教材行为,严肃查处在价值导向、科学性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教材和读物,坚决把住进学生书包这道关口。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国家教材委员会已颁布《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分级分类确定国家、地方、学校管理职责,明确教材编写、修订、审核、出版发行、选用使用等各环节管理要求,解决好各级各类教材“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研制数字教材管理办法、中小学少数民族文字教材管理办法、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等系列配套管理制度,进一步织密制度网格,全面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
“童心筑梦,遨游太空”亲子运动会 -----小探索者共赴星辰之约
-
浸润童心育新苗 见习实践启新程——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见习生走进英赫幼儿园
-
莲湖路小学隆重举行“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少先队建队日主题活动
-
陕西“双变四培”职教成果跨省落地赋能多省市乡村振兴
-
缅怀先烈传薪火 红色基因永传承 —— 莲湖路小学参与莲湖区烈士纪念日活动暨纪念碑护卫队交接仪式
-
劳动赋能,心育同行——南小巷小学叠雨衣比赛暨家庭教育指导讲座
-
解码三秦非遗瑰宝・点亮文脉永续之光 ——南门小学聚焦陕西省文化馆开启开学第一课
-
莲湖路小学举行 “莲芯荷韵启新章・逐光而行向未来” 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开学典礼
-
开笔启智承文脉,法治护航启新程:莲湖区沣惠路小学2025年秋季开学系列活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