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 | “鸡娃”的焦虑背后是不肯接受普通
2021-01-26近日,“鸡娃”等话题大火,由此引发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也备受关注。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比例已经达到20%左右,孩子们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密切凝视和沉重期待,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青涩的青春期,已被密密麻麻的日程表覆盖。所有的活动都指向了功利的现成目标,那就是要考高分、要成功、要成为“人中翘楚”。
-
家庭教育 | 拥有高学历是否意味着人生进入“简单模式”
2021-01-26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在中青报官微发起一项“你觉得拥有高学历就意味着人生进入Easy模式(简单模式)吗”的投票,2605名微博用户参与。数据显示,20.2%的受访者觉得特别有道理,学历直接影响未来人生,58.0%的受访者觉得有点道理,学历某种程度上是“敲门砖”。
-
家庭教育 | 把城市家庭从教育竞争中解放出来
2021-01-26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中教育竞争的不断加剧,家庭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家庭投入不仅包括财力和物力层面,还包括了人力和精力层面的投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从孩子呱呱落地便开始投入到一场漫长的教育竞争甚至是教育军备竞赛中去。
-
家庭教育 | 亲子育儿:儿童学跳舞,应把好“度”避免运动损伤
2021-01-26如今,无论是一线大城市,还是偏远小县城,从3、4岁开始学跳舞几乎成了女童们的课外班“标配”,有的孩子还学起了艺术体操。但是,近几年多地出现的女童练舞受伤致瘫的新闻也让家长们“胆战心惊”:到底该不该送女孩去学舞蹈、练艺术体操呢?
-
家庭教育 | 朋友圈晒娃 为何四年级后频频“蒸发”
2021-01-25前不久,亲子育儿专家杨樾的一段文字引发不少家长的共鸣,在新浪微博上 “#朋友圈不再晒娃的原因#”话题迅速登上热搜,阅读量达1.9亿,讨论数达2.9万。
-
家庭教育 | 何必拔苗助长 多点耐心守望
2021-01-25“鸡娃”背后,是无数家长的五味杂陈。
-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也有“难念的经”?立法来了解难题
2021-01-2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如今,家长们却大呼“家家都有难唱曲,教子各有难念经”。
-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立法是对“家务事”的必要干预
2021-01-22据媒体报道,家庭教育法草案日前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法草案:家庭教育不当,国家可进行干预
2021-01-22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庭内部事务,也事关公共福祉。家庭教育法草案20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提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政府、学校、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促进家庭教育。必要时,国家对家庭教育进行干预。
-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不得有任何形式家庭暴力
2021-01-22草案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不得对未成年人有性别、身体状况等歧视,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
家庭教育 | “做一名专业的家长”
2021-01-218月9日,“中国教育报刊社创建平湖家庭教育品牌示范区父母大讲堂”在浙江嘉兴平湖市举行,著名教育专家、原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做了主题为“居高临下——做一名专业的家长”的讲座。
-
家庭教育 | 如何当父母,需要这么一部守则
2021-01-21据新华社1月20日消息,家庭教育法草案于当天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从2008年全国人大代表张荣珍提出立法建议算起,时隔13年,这部法律终于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不只是“家事”
2021-01-21“子不教,父之过”,一个家庭就是一所学校。近日,倍受瞩目的家庭教育法草案正式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家庭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管理轨道。
-
家庭教育 | 尊重儿童权利应为家庭教育前提
2021-01-20儿童友好意味着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意味着尊重儿童权利应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前提和基本原则。要做到儿童友好,就要理解儿童的特点和需要,知道儿童虽然弱小也是一个权利的主体,是受特殊保护的人、具有巨大潜力和希望的人、具有个性差异并需要尊重的人。
-
家庭教育 | 不必苛责“寒门贵养”但要积极引导
2021-01-20受到冬季疫情零星散发影响,我国多地中小学生提前放寒假。“学校不开门、保姆回乡了、老人不敢跨省跑……”一些家庭面对提前到来的假期慌了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