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读写滋养学生成长 体育学科读写探究研讨会在东校召开
以全学科读写研究促教师专业提升,让全学科读写课堂促学生潜力激发。11月27日,高新一小“名校+”教育联合体《全学科读写实践探究》体育学科教学研究第二次研讨会在东校区召开,教联体11所学校体育教师齐聚一堂,在第一次教研成效基础上,通过课例展示、微报告分享、示范课、讨论交流、总结反馈等方式,立足于教研教学主阵地,推动课题的深化研究。
以研启思:让读写走进体育课堂
“以研促教、以教促学”是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的基本保障。全学科读写实践探究新一小“名校+”教联体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学研究的全新探索,是以语文学科读写研究为基础,各学科教育教学方法有机融合的全新教研方式。
在讲话中,高新一小东校区常务副校长闫成表示,“全学科读写”是教联体各校共同参与研究的课题,也是一项重要的市级课题。相比其他学科,体育学科是最难实现读写的学科,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第一次研讨后能迅速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说明研讨是很成功的,是能落到实处的。闫校长指出,全学科读写之“全”,意味着我们要超越传统视域和观念,真正从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角度,将读写从单纯的学科素养转向学习能力体系。希望今天的课例能给我们更多启发,让读写走进课堂,助力生本化理念落实。
课例分享:以课堂诠释读写理念
课例分享环节,麓湾分校郑新远分享小学一年级跳绳的课例,郑老师从读一读、查一查、写一写、学一学、想一想几个方面为抓手,让学生了解跳绳历史文化、种类优点、方式方法、安全规范等,提升学生读写思维能力。
高新八小柳楚老师和郝永忠老师从常规实践课入手,分享了以学生自编热身操,视频及口诀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读写的诠释。
成果汇报:将读写融入体育实践
高新一小本部杨跃老师用微报告的方式讲解全学科读写课程在体育学科的研究历程。报告中提到:“身为一线教育者的我们,真正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而读和写正是最为关键的教学方式之一。”
东校区田沙老师用一节《双手胸前传接球》课向各学校教师代表展示了读写课程体育学科初步的研究成果。田老师巧妙运用多媒体电子大屏、作业单将读写与体育实践课相融合,利用读写解决本课重难点,达到本课程预期目标。
好的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好的老师不仅影响着学生,更影响和关照彼此。相信在教研的助力下,读写课程也会带给孩子们更深远的滋养和引领,让孩子们收获更深层次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