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图片(1920*120px)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教育资讯 - 新城 - 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新城在努力……期待您的支持、点赞!

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新城在努力……期待您的支持、点赞!

日期:2020-12-12 17:09:02      浏览:5785  浏览量      来源:新城区教育局     

新城区教育局认真贯彻全国和省市区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聚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区”这一目标,全力推动“办高质量教育、建高质量学校”双发展,积极构建“为学校赋权增能、让教师流动聘任、对学生贯通培养”三大平台,全面推行“集团化办学、教师区管校聘、校长职级制、绩效增量考核发放”四项改革,努力实现“教育改革、机制创新、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优质共享”五个走在前列,让名校就在孩子家门口,名校长、名师就在孩子身边。2020年9月,新城区被西安市委、市政府授予“西安市教育强市建设先进单位”。


工作举措一

全面提升公办学校质量

实施公办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通过加快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教育集团、深化教师融合交流、配齐建强学校班子等抓手,高标准完成30所公办学校79个提升项目,全力办好办强公办义务教育。全区现有省级示范高中3所,省级标准化高中9所,省级示范小学10所,省级示范幼儿园15所,国家级重点、省级示范职校1所,省、市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24所,优质教育资源占比达68.4%,教育综合实力居西安市前列。2020年提供幼儿园学位6130个,小学学位7100个,初中学位7600个,完全满足了辖区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需求,全区秋季招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各“名校+”教育集团实施招生联动派位机制,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学位,最大限度实现了“上好学”。稳妥完成大华中学、自弘中学合并撤销,高标准建成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分校,项目总投资2.3亿元,9月投入使用,新增学位1400个,新校由市89中教育集团一长多校,实施一体化管理,一年时间“新校”成“名校”。提前一年启动新建后宰门小学幸福校区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先后举办“聚焦高质量、打造好课堂”全过程教学评优,学习贯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之“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全面发展”主题论坛等,组织全区教学质量检测,建立新城特色监测评价体系,打造高质量课堂。


工作举措二

深入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

出台《关于深化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由一批大校名校牵头,组建了22个教育集团,实现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实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多个法人联合管理的模式,强化集团总校引领力,推进“十个一体化”管理。全区一长多校共36个,特别是在公办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16所学校中,一长多校达60%以上,构建起深度融合、动态孵化的集团化办学机制。新组建4个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设立89中尚德校区、弘德校区,完成400名初一招生任务。设立西光中学汇文校区,完成300名初一招生任务,迅速成为周边群众认可的好学校。后宰门小学教育集团励志小学设立2个“双拥班”,为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等投身战“疫”的医护人员子女提供优质学位和教育服务。企办园移交后,秦川幼儿园高效落实电力分园的改造提升,实现优质学位的扩容增倍。还有一批新优质学校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4月29日,西安市公办初中教育质量提升暨“名校+”现场观摩推进会在新城区举行。8个教育集团经验做法入选全市第一批《“名校+”工程优秀典型案例集》。


工作举措三

纵深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依托教育集团,实施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对公办学校教师进行统筹管理和均衡配置,各学校依据核定编制,按需聘任,实行“三定一聘”“两层三轮”竞聘,建立教师退出和待岗培训机制。2020年,全区57所义务教育学校3460名教职工全员竞聘上岗,310名教师进行校际、跨教育集团竞聘交流,临聘人员压缩300人左右,盘活了教师资源,促进了余缺互补,实现教师从“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极大促进了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扩大学校人事自主权,在2所学校试点“先面试、后笔试”,招聘教师23人。在“名校+”教育集团交流校长教师417名。不拘一格招贤引才,近三年招录教师470名,2020年已招录教师190名,2021年拟招录教师420名,为新城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工作举措四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实施骨干教师提升计划,通过团队带团队、学科带学科、名师带骨干等方式,加强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名师队伍凸显品牌化、规模化。大力实施思政课创优行动,打造思政精品课,上好思政金课,组织387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大练兵”,打造思政课名师队伍,构建“四好”思政课一体化教研平台。分批分层开展教师“大练兵、大培训、大提升” 活动,累计培训教师校长2.2万人次。全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陕西省特级教师15名,正高级教师7名,陕西省教学能手120名,849名省市级品牌教师,214个市区校三级“名师+”研修共同体,5个市级“名校长+”领航研修共同体,25个区级“名校长+”研修共同体,黄河中学正高级物理教师马骏、89中正高级历史教师李树全的“名师工作室”等高水平、专业化的名师团队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核心力量。关心爱护激励教师,每年召开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大力表彰优秀教师、教育改革优秀校(园)长等育人楷模和教育改革先进教育集团,鼓励教师精心育人、终身从教,形成了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工作举措五

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出台《新城区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完善校长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校长激励保障机制,促进校长专业化办学。优化干部选任程序,选优配强干部队伍,注重从教育集团总校选派优秀管理干部到成员学校负责管理工作,调整校级领导干部24名,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动态管理。选任学校班子副职人选充分尊重校长的提名权、建议权。全面推行《新城区教育系统区属学校中层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学校设置内设机构、选拔任用中层干部全部下放学校,10所学校自主选拔中层干部31名,强化干部队伍梯队建设。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预发绩效增量共计17728.4万元,发放1438名班主任津贴874.88万元。实施《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绩效工资增量发放办法》,实行“教育局对教育集团、学校对教师双层考核奖励”,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差别化发放,搞活用足“二次分配”,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工作举措六

全面推进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全市率先开展“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到2020年底问题销号率达到60%。提前超额完成学前教育指标,公办园占比达到50.7%,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3%,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7.1%,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97.8%。稳妥完成9个看护点分类治理工作,实现无证园“清零”。建设大明宫幼儿园华清分园、骏景幼儿园2所融合幼儿园。持续推进幼儿园等级创建工作,全区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86.9%。着力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内涵发展,创建2所普通高中特色实验学校。创建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排球特色学校、冰雪运动特色学校6所,市级艺术示范学校2所,市级绿色学校2所。3所学校被认定为西安市智慧校园,4所学校被评为西安市创客教育实践室优秀学校,2所学校被认定为西安市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学校。强力推进职业学校达标提质,西安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被确定为市级重点专业。职业学校招生3163名,完成市级任务指标172%。努力办好孩子家门口的公办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新城
最新发布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