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区南门小学开展“感受南门城墙文化 探秘碑林书法海洋”研学旅行活动
西安教育传媒网讯 10月12日,带着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求知精神,碑林区南门小学开展了“感受南门城墙文化 探秘碑林书法海洋”研学旅行活动。此次研学活动,学生不仅探究了西安城墙的历史和文化,还走进了西安碑林博物馆,一睹书法名碑圣地的风采。
本次研学的首站是西安城墙——永宁门(南门)。在老师的讲解下,学生们认识了永宁门、了解了城墙历史,感受了古城的建筑之美;知道了城墙上的箭楼、敌楼、垛口等一系列的军事设施及所属职能,加深了学生们对城墙历史文化知识的储备,让学生从小感受古城历史文脉,激发热爱家乡的自豪感。
到达碑林博物馆后,学生们化身为西域各国使者,开启五色文化的探秘之旅。走进珍贵文物景云钟的时空,一观艺术与书法融合的魅力;聆听大夏石马的历史故事,感受当时民族之间的斗争精神。站在碑亭旁,仿佛能够看到当年林则徐提笔写下的“碑林”二字场景,而其亭下的“碑林迎客第一碑”石台孝经也在诉说它的故事。
进入第一展厅,看到的是记录儒家经典的《开成石经》,石碑承载着文字历经千年,每一面石碑都是旗帜,每一笔雕刻都是匠心。在第二展厅当中,学生们一起欣赏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世界考古发现史上最负盛名的“四大碑石”之一《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走进第三展厅,唐代书法家张旭的《肚痛贴》浮现在学生的眼前,彰显了狂草的魅力,而第四展厅的《魁星点斗图》与《关帝诗竹图》虽然整体看像是一幅图画,但是在画中所藏的文字才是背后重要的精神所在,可谓是字画合一,巧妙绝伦。
随后,在欣赏碑石和游览展厅的过程中,学生学以致用,通过永字八法、书法的天空和文物对对碰的体验活动,激发了他们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也巩固了今天所学习到的新知识,是一场充实又美好的研学之行。
西安碑林,石刻渊薮,翰墨津梁。景云钟、大夏石马、碑亭、石台孝经……作为碑林的学子,他们用脚步丈量,用心灵感悟,了解碑林博物馆中的珍贵文物及背后的历史故事,领略书法艺术的魅力,开阔眼界与胸怀,感受碑林的魅力和风姿,使他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脚下这片热土 。
研有思,学有获。每一次研学都是一次行走的课堂、一本鲜活的书籍。学生们在研学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更加促进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碑林区南门小学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更好地发挥“第三课堂”独特的课程功能和育人价值,让学生们肩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责任编辑:樊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