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精简随迁子女入学证明材料,鼓励有条件地区仅凭居住证入学
11月5日讯 近日,教育部公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368号建议、第9128号建议的答复。针对“关于让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都能公平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教育问题的建议”,教育部答复,从2021年起,各地均不得要求家长提供计划生育、超龄入学、户籍地无人监护等证明材料,精简不必要的证明材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仅凭居住证入学。
教育部表示,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事关教育公平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是适应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确保随迁子女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包括完善入学政策,保障入学机会;扩大资源供给,推进就读公办;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强化教育公平;加强关心关爱,促进健康成长。
下一步,教育部将督促各地继续严格落实好“两为主、两纳入”要求,以及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招生入学政策,特别是在督促指导各地简化入学流程,杜绝不必要的证明材料方面再加大力度。督促随迁子女集中流入地区和省份适应未来几年学龄人口增长趋势,积极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提供足够的学位保障。推进民办义务教育比例较高的地区加快义务教育学校结构调整,提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
11月5日讯(记者 林焕新)近日,教育部公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8368号建议、第9128号建议的答复。针对“关于让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都能公平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建议”和“关于进一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教育问题的建议”,教育部答复,从2021年起,各地均不得要求家长提供计划生育、超龄入学、户籍地无人监护等证明材料,精简不必要的证明材料,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仅凭居住证入学。
教育部表示,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事关教育公平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是适应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确保随迁子女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包括完善入学政策,保障入学机会;扩大资源供给,推进就读公办;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强化教育公平;加强关心关爱,促进健康成长。
下一步,教育部将督促各地继续严格落实好“两为主、两纳入”要求,以及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招生入学政策,特别是在督促指导各地简化入学流程,杜绝不必要的证明材料方面再加大力度。督促随迁子女集中流入地区和省份适应未来几年学龄人口增长趋势,积极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提供足够的学位保障。推进民办义务教育比例较高的地区加快义务教育学校结构调整,提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

-
红光路小学开展“高效沟通助推孩子高效成长”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活动
-
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普使者”进校园科普公益讲座在西安市第七十一中学举行
-
“劳动筑梦 技能闪光”——莲湖路小学成功举办第二届“莲之星”劳动技能大赛
-
2025年陕西省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普使者”进校园科普公益讲座在西安老年大学举行
-
劳动创造快乐 技能点亮成长 —— 莲湖区沣惠路小学开展劳动技能实践大比拼活动
-
春风跃动 童趣飞扬——西安长安博雅小学举行第七届田径运动会
-
诗词传古韵 经典润童心——东城一小“中华经典诵写讲”诗词大会精彩上演
-
西光实验小学开展“组内研磨促成长 星光教师显风采”公开课活动
-
2025年陕西省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普使者”进校园科普公益讲座在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小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