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天地宽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加强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目前我国有1.13万所职业学校、3088万在校生,年均向社会输送1000万毕业生。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然而。长久以来,不少公众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不少地方把职业院校当作普通教育的“低配版”,职业教育上升通道不畅通,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相对不高,成为职业教育由“大”转“强”、向高水平发展的阻碍。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首次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今年6月份,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以法律形式确立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法律基础。此次发布的《意见》,更是将类型定位作为谋划职业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予以巩固和优化,将更好地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突破“卡脖子”技术,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最有效、最基础的途径。同时,职业教育也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对接,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为培养产业转型升级所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办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需要各方共同发力。《意见》提出,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这一政策利好为教育行业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资本办职业教育,更看重办学成本和培养出的学生是否为我所用。因此,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需要在政策上给予适当考虑,同时,也要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社会需求,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彻底破除不少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思想,还需要进一步贯通职业教育的纵向发展空间。《意见》明确,要打通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落户、参加招聘、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的通道,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相信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职业教育将真正成为年轻人走向社会的阳光大道,成为服务人们终身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童心筑梦,遨游太空”亲子运动会 -----小探索者共赴星辰之约
-
浸润童心育新苗 见习实践启新程——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见习生走进英赫幼儿园
-
莲湖路小学隆重举行“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少先队建队日主题活动
-
陕西“双变四培”职教成果跨省落地赋能多省市乡村振兴
-
缅怀先烈传薪火 红色基因永传承 —— 莲湖路小学参与莲湖区烈士纪念日活动暨纪念碑护卫队交接仪式
-
劳动赋能,心育同行——南小巷小学叠雨衣比赛暨家庭教育指导讲座
-
解码三秦非遗瑰宝・点亮文脉永续之光 ——南门小学聚焦陕西省文化馆开启开学第一课
-
莲湖路小学举行 “莲芯荷韵启新章・逐光而行向未来” 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开学典礼
-
开笔启智承文脉,法治护航启新程:莲湖区沣惠路小学2025年秋季开学系列活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