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后的首个新学期,教育部对中小学提出这些要求
2021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有关部署要求的第一个学期。8月30日,教育部举行第三场2021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及“双减”“五项管理”督导有关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情况。
发布会提要
■ 各地各校要充分认识“双减”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学校在“双减”工作中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
■ 教育行政部门要对义务教育学校逐一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制订了完善的作业管理办法,是否建立了作业总量调控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是否做到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是否建立了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制度等。
■ 新学期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要实现校校开展全覆盖、保障时间“5+2”、丰富内容上水平、吸引学生广参与。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相应补助。
■ 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
■ 各地幼儿园要帮助做好入学准备,小学一年级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积极探索实施入学适应期过渡性活动课程。
■ 新学期开学后,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执行均衡编班的法律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切实做到均衡配置师资。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严格执行作业管理规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格执行考试管理规定,不得违规组织考试,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并以适当方式告知家长和学生,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