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是乡村振兴之源
乡村教师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源泉。近年来,湖北坚持把乡村教师作为办好乡村教育的源头活水来涵养,不断强化省级统筹,创新体制机制,加大保障力度,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正在加快聚集。
一是培“源”。健全城乡统一的省级中小学教师招聘考务平台,统筹实施中央“特岗计划”,省级以上每年投入资金近10亿元,近3年招聘乡村教师4万余人,乡村教师队伍结构和学校面貌持续改善。同时,实施国家公费师范生培养、脱贫县中小学优秀教师定向培养等项目和“银龄讲学计划”,缓解农村师资短缺局面。注重跟踪支持青年教师发展,建立成长档案,支持建设乡村教师青春影像馆,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二是疏“源”。在3个国家改革示范区、7个省级建设示范区、17个市州试点区三级试点带动的基础上,从2019年开始,在全省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动乡村教师轮岗交流常态化,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明确公办幼儿园机构设置、编制配备标准,对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实行编制倾斜政策。同时,印发《湖北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提出十九条减负举措,着力为教师安心、舒心、静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环境。
三是养“源”。积极探索创建省级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推动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学校协同育人。大力实施省级以上教师培训,参训教师中乡村教师超过70%。实施四大精准扶贫片区“种子”教师培训,实现乡村教师全员轮训,并逐步建成乡村教师普惠培训、骨干教师提升培训、优秀教师研修培训的培训体系。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补助,设立乡村教师关爱、奖励基金,累计奖励资助6000余人次。
四是活“源”。落实破除“五唯”要求,按照“重师德、重师能、重奉献”的要求,修订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条件,中高级岗位设置向乡村学校倾斜。全面实行乡村教师职称定向申报评审改革,实行定向申报、定向评审、定向使用。
五是清“源”。开展“寻访荆楚好老师”活动,讲好新时代教师故事,100多名好老师典型被争相学习。这其中,洪水中勇救学生的十堰市桂花小学教师等6人(团队)入选全国最美教师(团队),网络助学的乡村教师刘发英等5人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何欢,全国模范教师、恩施市龙凤镇龙马民族学校教师吴艳锋,十大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全国优秀教师李晶等优秀代表成为乡村教育的精神标杆。
站在新时代,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十四五”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奋力谱写湖北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强省建设新篇章。
-
“童心筑梦,遨游太空”亲子运动会 -----小探索者共赴星辰之约
-
浸润童心育新苗 见习实践启新程——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见习生走进英赫幼儿园
-
莲湖路小学隆重举行“强国复兴有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少先队建队日主题活动
-
陕西“双变四培”职教成果跨省落地赋能多省市乡村振兴
-
缅怀先烈传薪火 红色基因永传承 —— 莲湖路小学参与莲湖区烈士纪念日活动暨纪念碑护卫队交接仪式
-
劳动赋能,心育同行——南小巷小学叠雨衣比赛暨家庭教育指导讲座
-
解码三秦非遗瑰宝・点亮文脉永续之光 ——南门小学聚焦陕西省文化馆开启开学第一课
-
莲湖路小学举行 “莲芯荷韵启新章・逐光而行向未来” 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开学典礼
-
开笔启智承文脉,法治护航启新程:莲湖区沣惠路小学2025年秋季开学系列活动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