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见实效!鄠邑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
“现在每天妈妈都能来接我放学,路上我会跟她讲在学校发生的各种趣事,我们一起分享学校的快乐,比以前在托管班幸福多了。”鄠邑区人民路小学二年级黄同学这样向记者诉说“双减”之后的亲身感受。据记者了解,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鄠邑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双减”工作要求,坚决扛起了“双减”工作责任,持续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目前,鄠邑区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中小学共82所,覆盖率100%。全区义务段学生总数34021人,参与课后服务学生30643人,参与率90.1%。
减轻作业负担 丰富校园生活
记者了解到,自秋季开学以来,鄠邑区的课后服务在全区各中小学全面开展。为了做好这项民生的工作,全区各中小学校全面压减学生作业总量,科学设计作业,控制作业时间,切实提高作业质量和针对性;积极探索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及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加强质量监督。同时,在此前“作业辅导+集体活动+兴趣社团”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服务内容,强化综合素质拓展的辅导,积极发掘区域内科技馆、文化馆、红色教育基地等社区资源,引进退休教师、社会志愿者和专业人士到校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辅导,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现在有了课后服务,由任课老师辅导完成所有课后作业,我比以前更放心了,而且还开设了各种社团活动,满足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学生家长吴女士说,“放学回家以后再也不会因为作业鸡飞狗跳,我们也有了母慈子孝的幸福生活,‘双减’的落实真是一举多得。”
强化监管力度 规范校外培训
与此同时,鄠邑区积极响应,多管齐下,着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依规严格审批、常态监管,加强工作指导和风险防范,让学生回归校园,让教育回归本真。据介绍,为了全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教科局实行局机关、中心校两级包片包校的“双线网格化”管理,坚持每月常态化巡查,坚持区纪委派驻纪检组随机督查。目前,全区督导检查学校累计达400余所,压减机构累计10所,停办13所。通过主动和35所培训机构法人校长谈心,了解机构未来发展动向,提醒机构科学评估办学风险,引导机构合理转型;畅通举报监督渠道采取线上和线下监督举报途径,多渠道、多层面接受社会监督,妥善处置各类信访投诉及各类矛盾问题。此外,鄠邑区还通过各部门联动,全面停止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教育、行政审批、民政、市场监管相关部门联合推进营利性机构转非营利性机构;教育部门积极会商银行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工作。
下一步,鄠邑区将把“双减”工作当成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大举措,认真学习借鉴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回归校园,以提高课堂效益为立足点,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监控课堂教学质量,减少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需求,努力重塑良好教育生态。

-
“劳动筑梦 技能闪光”——莲湖路小学成功举办第二届“莲之星”劳动技能大赛
-
2025年陕西省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普使者”进校园科普公益讲座在西安老年大学举行
-
劳动创造快乐 技能点亮成长 —— 莲湖区沣惠路小学开展劳动技能实践大比拼活动
-
春风跃动 童趣飞扬——西安长安博雅小学举行第七届田径运动会
-
诗词传古韵 经典润童心——东城一小“中华经典诵写讲”诗词大会精彩上演
-
西光实验小学开展“组内研磨促成长 星光教师显风采”公开课活动
-
2025年陕西省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普使者”进校园科普公益讲座在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小学举行
-
燃烧激情 放飞自我——南小巷小学举行春季趣味运动会
-
春趣飞扬 梦想启航——红光路小学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