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区县教育巡礼·周至篇 | 引“名校”之活水 灌“+校”之田地
周至县认真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科技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改善明显。
加快学校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
1、周至县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拟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共15所,新增学位5160个。2020年秋季入学前已投入使用8所,新增学位1080个。
2、2021年周至县拟完成4所学校建设,其中1所正在进行主体施工,3所正在基础施工。2022年拟完成3所,其中1所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可于2021年9月提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余2所已按项目建设时序任务完成招投标和三通一平工作。
引“名校”之活水 灌“+校”之田地
1、周至县大力推进“名校+”工程,整合优化全县教育资源,有力推进了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截止2020年底,周至县共有“名校+”教育联合体69个,其中市级7个,县级62个。
2、周至县124所学校被纳入“名校+”覆盖薄弱学校范围,覆盖率达84%。已完成2020年新组建3个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任务,“名校”引领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着力推进“名师+” 增强引领示范效益
1、2020年,周至县成功组建县级“名师+”研修共同体15个,校级“名师+”研修共同体73个;举办送教下乡及公益优课活动45次;组织开展各类研修活动71次,各类公益优课及示范课教学活动300余次,“名师+”研修共同体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2、目前,周至县第二批8个县级“名师+”研修共同体组建工作正在压茬推进。
启动质量提升项目 全方位提高高中教育质量
1、周至县启动高中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实施周至中学未来名校建设和高中六校联动质量提升工程。
2、2020年11月,周至县邀请国家级名师9人,开展专家入校指导,启动“周至教育大讲堂”。设置9大专项提升活动,通过专家入校指导教学教研、专家在线指导校本教研、专家指导名师工作室、名师示范课堂、继续教育在线培训等,全方位促进各高中课堂教学、课程改革、教学研究、育人模式、办学体制的突破提升与快速发展。
信息化2.0行动 推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1、周至县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创建中小学幼儿园智慧校园2所,中小学创客教育实践室12个,市级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学校1所。
2、完成2所省级信息化示范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工作。积极推进中小学远程互动在线课堂建设与应用,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抓住乡土品牌特色 发展社区教育
1、周至县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优先发展,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着力构建学习型社会,乡土特色品牌品质发展。遴选社区教育课程资源,4门课程荣获市级课程资源奖。
2、申报建设终身文化学习体验基地和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申报全民终身学习文化体验基地2个,申报全民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个。
3、立足乡土,主动挖掘、传承开发以红色、历史、非遗、阅读等地标性社区教育资源。现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省级19个、市级36个;入选市级非遗传承人44个,市级社区教育师资库12人;省级中小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基地1个。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品质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多举措促进艺术教育发展
1、近年来,周至县多举措促进艺术教育发展,多渠道解决艺术教师缺编问题,建立起高素质、有活力的艺术教师队伍。
2、切实落实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常态化举办文化艺术节、才艺展示活动;加大艺术教育投入,补充完善艺术教育设施设备,为艺术教育发展提升提供了硬件保障。
3、加大艺术教育与常规教育教学活动融合,促进全学段教师队伍建设、教研教改、课程优化和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4、积极创建申报省市级艺术示范校,2015年被确定为全国艺术教育实验县,全县现有省级艺术示范校1所,市级5所,今年新申报省级示范校1所,市级2所。

-
“劳动筑梦 技能闪光”——莲湖路小学成功举办第二届“莲之星”劳动技能大赛
-
2025年陕西省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普使者”进校园科普公益讲座在西安老年大学举行
-
劳动创造快乐 技能点亮成长 —— 莲湖区沣惠路小学开展劳动技能实践大比拼活动
-
春风跃动 童趣飞扬——西安长安博雅小学举行第七届田径运动会
-
诗词传古韵 经典润童心——东城一小“中华经典诵写讲”诗词大会精彩上演
-
西光实验小学开展“组内研磨促成长 星光教师显风采”公开课活动
-
2025年陕西省第三十三届“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普使者”进校园科普公益讲座在西安市碑林区文艺路小学举行
-
燃烧激情 放飞自我——南小巷小学举行春季趣味运动会
-
春趣飞扬 梦想启航——红光路小学2025年春季田径运动会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