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图片(1920*120px)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教育资讯 - 其他区县 - 2020区县教育巡礼·鄠邑篇 | 建新校 强队伍 提质量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020区县教育巡礼·鄠邑篇 | 建新校 强队伍 提质量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日期:2021-01-26 15:47:32      浏览:8476  浏览量      来源:西安市教育局     

2020年,鄠邑区紧扣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和建设教育强市十项重点工作,通过建新校,强队伍,提质量,抓“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等方式加快补齐教育短板,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圆满完成了三年行动计划第一年的工作任务,教育工作群众满意度全市排名第二。鄠邑区教科局获“西安市教育强市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加快项目建设 保障学位需求

1、鄠邑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11所,增加学位5175个。其中,2020年秋季已投入使用的有新建鄠邑区第三幼儿园、鄠邑区善慧幼儿园以及扩建的惠安小学,增加学位810个。

2、2021年秋季投入使用的4所扩建项目学校已开工建设,保证按期投入使用,将增加学位765个。

深化人事改革 优化教师队伍

1、补充力度大。鄠邑区2020年度教育类招聘计划占该年度专技人才招聘计划90%以上,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教育招聘年度。全年共补充教师351名,一年完成了“三年消除义务段临聘教师”的目标任务。

2、人事改革推进快。2020年鄠邑区在4所学校率先实施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按照“双向选择、自主聘用”原则,从超编学校到缺编学校,从城镇学校到乡村学校流动教师125名,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

3、师资培训模式新。鄠邑区创新实施“培训+”工程,按照“培训+心得”、“培训+交流”、“培训+竞赛”、“培训+测试”、“培训+培训”、“培训+专访”等系列形式,年内开展“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园)长专题培训”、“名师专业成长突围与超越”等培训17场,组织 “新时代新校长”论坛2期,惠及校(园)长、教师2.5万余人次。

4、层级培养机制全。鄠邑区创建“市、区、镇、校”层级培养机制,落实校长教师的梯次发展、逐级晋升评选制度,开展教师“青蓝工程”,实施师徒结对帮扶,促进青年教师三年成优秀、五年成骨干。全年确定市级“骨干、卓越、教育家”型培养对象84名,评选省市区级教学能手111名。

5、评优树模氛围好。2020年鄠邑区组织开展第二届最美教师、十佳班主任、师德标兵、师德建设示范团队评选活动。评选区级“最美教师”“师德标兵”20人、“师德建设团队”6个。荣获市级“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基础教育突出贡献校长”19人、“师德建设示范团队”3个;成立鄠邑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保障领导小组,印发《鄠邑区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实施意见》,多措并举,激励教师安心从教、专心育人。


实施“名校+”工程 强化引领作用

1、2020年鄠邑区创建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4所,累计组建“名校+”教育联合体28组,涉及中小学校82所,薄弱校覆盖率达100%。

2、在全市率先启动“名校长+”领航工程,10位名校长结对帮扶12所薄弱学校校长。

3、组建3个市级“名师+”研修共同体、39个区级“名师+”研修共同体,校级“名师+”研修共同体实现全覆盖。

发展学前教育 落实普惠政策

1、2020年增加公办园学位630个,认定普惠性民办园3所,创建市级等级园13所,完成惠安园移交,22所学前儿童看护点全部清零,提前实现了无证园全面消除目标。

2、鄠邑区目前有幼儿园96所,在园幼儿12954人,其中公办园57所、民办园39所;省级示范园5所,市一、二、三级园63所。

3、鄠邑区公办园及其在园幼儿数占比分别为59.38% 、50.04%,提前完成双过“50%”目标任务。普惠园及其在园幼儿数占比分别为95.83% 、89.96%,做到了真惠民,不走样。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70.83%,超额完成63%的考核任务。

优化中职模式 拓宽培养渠道

1、鄠邑区申报创建市级职教重点专业2个;与8所高职院校开展“3+2”联合办学;与10个医药类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与49家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1083名学生进入企业实习。

2、鄠邑区职教中心“双达标”通过市级验收,被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授予 “优质生源基地”称号。2所职校招生1595名,超额完成年度招生1400人任务,实现职普比4:6的目标。

着力特色建设 提升教育内涵

1、特色创建。2020年鄠邑区创建融合幼儿园2所、高中特色校1所,创建劳动教育、科技教育及体育教育特色校17所,评选区级以上“三好学生”219名、“优秀学生干部”64名,先进班集体122个。荣获省级德育先进集体1个、德育先进个人1人。

2、赛事组织。2020年鄠邑区举办首届“琴韵杯”古筝大赛,18所中小学近100名选手参加;举办首届中学生三人制篮球赛,18支代表队70余名运动员参加;举办鄠邑区2020年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 14所学校、16支代表队、3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举办鄠邑区青少年三跳比赛,共20支代表队、1000余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举办第五届“贺岁杯”中小学生乒乓球精英赛。通过类似赛事,充分展示鄠邑区青少年体育、艺术精神风貌和学校素质教育成果。

3、校外活动。2020年鄠邑区在17所学校开设活动站,开设体育、语言、艺术、科技、手工、智力游戏等6个方面30余项兴趣项目,惠及学生1.5万余人,学生参与率达90%以上。

加大教育投入 优化育人环境

1、“三创”工作有序推进。2020年鄠邑区积极开展“三创”工作,获市级奖补156.73万元,年内创建智慧校园2个、创新应用示范校2所、创客教育实践室9个。

2、教育资助落实到位。2020年鄠邑区安置502名随迁子女入学,义务段无失学辍学现象。在23所中小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惠及学生近7千人。累计发放各类资助金817万余元,惠及学生1.1万余人。提前实现学校食堂供餐全覆盖目标任务。

3、法制宣教措施得力。2020年鄠邑区开展法制安全教育65场次、心理健康教育83场次,教育学生牢固树立“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理念,提高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意识。东关小学、荣华小学被授予“西安市红领巾法学院示范学校”。

4、安全管理扎实有效。鄠邑区校园安全管理“3个100%”落实到位,校园视频监控、一键报警系统全部与公安机关联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投资945万元,为133所公办校园配备了338名专职保安人员,实现了公办校园安保队伍的专业化。

5、社区教育精彩纷呈。2020年鄠邑区打造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2个,举办首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开设学习课程260班次,惠及市民20万余人次。

其他区县
最新发布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