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开学 坚决落实“双减”政策 我们在行动 | 经开区
经开区教育局 局长 杨永望
经开区教育局局长杨永望表示:
●自“双减”政策出台后,西安经开区教育局制定了学校和培训机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实施方案,从学校和培训机构两方面进行落实。
●全区要求各义务教育段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教育质量,强化教育阵地,以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标,做到“五个结合”,即“课后服务”与“五项管理”相结合、与课堂改革相结合、与常规检查相结合、与专项督导相结合、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促进“双减”落实落地。
●经开区常态化、持续性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摸排检查,叫停义务段学科类培训机构148所,对存在问题的培训机构下发关停通知,对需要进行培训服务内容变更的培训机构开设绿色通道,帮助其尽快完成转型,通过“一关一开”常态化检查,营造良好的校外培训新环境。
西安市经开第一中学 常务副校长 石峰虎
坚持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相统筹。
课内积极深入推进“课堂革命,陕西行动”,全力探索思维型教学,提高课堂教育实效;课外不断优化作业质量,提高作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校内不断做强做优“第二课堂”,丰富学生课程选择,用好用足功能部室;校外不断拓展社会实践基地,搭建学以致用平台,增强学生体验感和成就感。
经开一中充分用好示范引领机制、巡视督导机制和民主治校机制。
通过选优配强课改先锋队,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常态化的推门听课、作业抽查、质量反馈等手段,督促老师优化教学,提升质量;通过校长信箱、校园开放日、校长接待日等方式听取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经开一中将“双减”工作与“五项管理”和“三个课堂”工作相结合。
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内涵化发展水平、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家长与社会对教育的整体满意水平,将减负与提质相结合,充分践行“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西安经开第三小学 校长 张海兰
提升“第一课堂”质量,跨学科融合课程。
一要以年级组为单位整合学科教材群,删减重复内容。二是继续探讨“自生长”课堂模式,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三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聚焦“课课清、日日清”。四要将学生作业重点、难点在学校弄清楚、基本达到周一至周五的家庭作业不回家。
丰富“第二课堂”内容,优化教育资源。
学校将开放阅览室、创客教室、陶泥坊、手工坊、书法室、烹饪室等,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并有专职教师指导管理,可供学生自愿选择(两周后相对固定),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拓展“第三课堂”空间,鼓励实践学习。
提倡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场馆、基地,在学校“种子课程研学”体系下,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西安经开第七小学 校长 贺芳
全员统一思想,深化七小教育“三服务”意识。
一是将教育服务新时代发展为任务,二是把教育服务社会需求为美德,三是让教育服务家长为幸福。深度理解5+2政策下的“双减”及“课后服务”内涵,深化课堂改革,让学生在校学足学好,全面育人,育全面发展的人。
向"三个课堂”要效率。
第一课堂做好知识传授;第二课堂开展“课后服务”,做好个性化作业辅导;第三课堂综合社团发展兴趣,开展“七彩校本课程”。融合第二、第三课堂,学校建立健全了“5+2”“课后服务+综合社团”落实机制,成立了以学校教师为主、校外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参与的师资队伍,做好了课程计划,课时安排,备足了教学内容。
引导家长“思想减负”。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成才观,跟学校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