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充满生机,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健康成长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对于学校而言,一位卓越校长正如一位稳健的舵手,引领着学校不断驶向优质教育发展。今日,有幸和校长们聊了聊关于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话题。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但却有着共同的梦想——传道授业、立德树人。他们的独特观点和看法展现出了曲江在践行教育改革路上的点点滴滴。
陶秀蝉:中共党员,高级教师,现任西安市曲江第三小学教育集团总校校长;陕西省教育学会名师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陕西省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会理事。先后荣获“十四五”教育发展创新人物正能量奖,西安市巾帼建功标兵,曲江新区优秀校长等系列荣誉,并主持多项中省市规划课题,课题成果《小学“六环十步”自主课堂教学模式》荣获2019年陕西省第十一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小学基础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陶秀蝉:来曲江工作的这些年,是我教育生涯里最充实、最有意义的时光。
记者:您来曲江工作多久了,对曲江教育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感悟?
陶校长:我2011年来到曲江工作,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我见证并参与了曲江三所小学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这里,我完成了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教育管理者的个人职业转型,曲江给了我成长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可以说,来曲江工作的这些年,是我教育生涯里最充实、最有意义的时光。 曲江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做得好,影响力很大。这首先得益于曲江新区领导非常重视教育,实实在在做到了“优先发展教育”,学校硬件先进,老师素质高,优质公办教育资源做到了区域全覆盖;其次,曲江教育的办学体制非常灵活,“集团化办学”“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激活了校长和老师工作热情;第三,曲江的学校和教师不功利,能够着眼于未来办教育,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最后,在曲江教育人的身上,你能看到一种“曲江精神”,大家能够紧盯“教育强区”目标,只争朝夕,拼搏向上。
曲江三小在建校之初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代少年”这一育人目标,努力实施素质教育。
记者:可以给我们讲讲您的《小学“六环十步”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吗?这个教学模式对老师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陶校长:《小学“六环十步”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历经8年时间,参与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生自主能力研究》的研究成果,曾在2019年获得了陕西省第十一届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六环十步自主课堂模式”的特点是,在座位编排上,打破传统的“排排坐”模式,组建“圆桌式”四人小组学习共同体;课堂组织上,倡导“以标定学,以评促学,精讲多练,当堂达标”,鼓励老师在“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评”上下功夫;课堂保障上,提出“习惯先行,评价跟上”的策略,在全校开展“课堂常规验收”和“课堂小明星晋级”两项活动,让自律成为习惯,让好学成为风气。“六环十步自主课堂模式”也正体现了我们曲江三小“少儿站在课堂中央,让教师成为导师”的课堂观。 “六环十步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24个字:心中有标,眼里有人;善于启发,敢于放手;指导到位,评价及时。
记者:曲江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咱们学校素质教育有哪些特色?
陶校长:“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基础教育的历史使命。曲江三小在建校之初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代少年”这一育人目标,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在开足、开齐国家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开发“爱智缤纷校本社团课程”,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校本课程全覆盖”的课程建设目标。三年来,学校社团由2017年的34个社团发展到2020年的103个社团,实现了“学生自由选课,人人有社团上”的课程目标。目前,走班上社团已成为下午四点半时段的校园常态,各种各样的社团课程让校园充满生机,孩子们都能乐在其中,健康成长。
围绕素质教育,在特色建设方面,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原则,打造大阅读、大体育、大艺术、大科创四大特色。大阅读坚持“读书润人生、书香满校园”,做到校园处处有书香,校园时时有书声;大体育坚持“健康第一,体育固本”,做到人人爱运动,班班有特色,生生有特长;大艺术坚持“以美育德,以艺启智”,做到校园处处有美育,学生人人有才艺;大科创坚持“科技驱动梦想,创新引领未来”,做到校园智能化,人人都当小创客。
小学阶段,家长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良好的家风。
记者:您认为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需要注重哪些方面的教育。
陶校长: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论述,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我个人认为,小学阶段,家长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良好的家风。根据自己做家长、做老师、做校长的经验,在三小家长学校课堂上,我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家长:要建立良好的家风,一定要处理好七个关系。1.孝敬双亲,处理好和父母的关系;2.体贴爱人,处理好夫妻关系;3.敬畏工作,处理好工作关系;4.尊重老师,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5.真爱学校,处理好和学校的关系;6.遵纪守法,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7.严慈相济,处理好和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真正处理好以上7个关系,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而不是拘泥于碎片化、一厢情愿式的焦虑性家庭教育,孩子就会像小树苗一样健康成长。
这样的合作模式既不会弱化“名校”的教育质量,也能够将“名校”的教科研成果进行推广应用,有力带动“+校”追赶超越。
记者:您觉得曲江实行集团化办学都取得了哪些成效?学校之间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交流合作学习的?如何做到资源共享?
陶校长:我最近看到,由西安市委改革办和曲江新区改革办联合报送的“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曲江实践’”入选2020中国改革年度优秀案例。“曲江实践”指的就是曲江新区教育局2020年启动的集团化办学实践。这一区域教育改革实践破解了曲江新区内优质教育资源不平衡不充分、不能够满足新区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问题。眼下,西安的老百姓都愿意选择到曲江居住,除了环境宜居外,更重要的是曲江拥有大体量、优质的公办教育资源。
曲江三小就是借集团化办学的东风,发展为“曲江三小教育集团”的。我们主要通过“六个一工程”(一周的暑期大培训、一次交流合作计划研讨、一周送教活动、一周特色帮扶活动、一次同课异构赛教活动、一次质量检测活动)实现和“+校”间的交流合作。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校”既有教科研成果方面的分享帮扶,又保证每个“+校”的办学自主权,做到了“业务帮扶,自主管理”。这样的合作模式既不会弱化“名校”的教育质量,也能够将“名校”的教科研成果进行推广应用,有力带动“+校”追赶超越。
记者:您对曲江三小教育集团的发展有怎样的规划?
陶校长:2020年7月,曲江三小和十一小、十四小、十五小构建了“协作型集团化办学”模式,另外,曲江三小自身发展为“一校两址”。我们做了一个三年发展规划:第一年(2020—2021)融合年,通过一年的努力,建立两个校区一体化管理体制,形成集团校之间“六个一”互动模式;第二年(2021—2022)共进年,曲江三小教育集团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高,各校办学特色显现;第三年(2022—2023)均衡年,集团校教育教学质量趋近均衡,家长就近选择“+校”就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曲江新区基础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规模和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日渐凸显。未来,曲江教育将继续依托开发区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不断探索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交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