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中医初体验 传承国粹助成长——小小志愿者走进中医馆
西安教育传媒网讯 为传承中医文化,普及中医知识,8月25日下午,陕西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基金会组织“小小志愿者”走进雁塔天仁中医馆,开启了一段沉浸式中医体验之旅。孩子们通过零距离接触中医,感受中医文化的神奇魅力。
活动讲座上,王艳萍医生通过图文、视频等丰富多样的形式,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中医,了解中医。过程中,她分享了扁鹊、华佗、李时珍等大家所熟知的古代医药学家的一些有趣故事,以及中医四大经典名著《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神农本草经》。现场,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认真思考。互动问答时,他们争先恐后的举手,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快看,医生拿的是铜人。”随着一声喊叫,孩子们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了寇建军医生。寇医生带着医学教学模型针灸铜人开始讲解中医中的针灸文化。“针灸铜人体内装配五脏六腑,与真人生理结构一致。”寇医生说道,在古代,中医针灸也会有考试,考试时会在铜人外表涂蜡,体内注入水银,如果针灸穴位准确,则针进而水银出,如果穴位错误,针就插不进去。在寇医生的邀请下,孩子们纷纷上前,近距离观察了针灸铜人。这时,孩子们纷纷化身为好奇宝宝,向医生问出心中疑问,“铜人身上分为阴经和阳经,他们都是怎么分布的?”寇医生不厌其烦,一一为孩子们作了解答。
随后,寇医生拿出针灸针,带领孩子们认识了针灸针的不同型号、各自的特点和使用场合。听完寇医生的讲解,张祺轩同学举手表示自己想体验一下针灸。看到有人打头阵,其他人也纷纷举手,都想试一试。在孩子们的强烈要求下,寇医生为每一个孩子进行了针灸,让他们体验了一下扎针时的感受。“我以为会很疼,结果一点都不疼,就在扎的一瞬间有一点点痛感,后边就没感觉了。”“这也太快了吧,我都没感觉到呢”……体验完针灸,孩子们谈起了自身的感受。
来到中药材标本区,开启了识药、品药之旅。在这里,陈列着根据二十四节气划分的药材标本,梁朝玮医生按照顺序引领孩子们参观、简单认识了每一味药材。旁边还有几味常见中药材,如:枸杞、黄芪、甜叶菊、甘草,供孩子们识别、品尝。“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增强免疫力的功效。甘草味甜,有润肺止咳、泻火解毒功效”梁医生说道。伴随着医生的讲解,孩子们品尝了桌上的四味药材。此外,还有用中药做的糕点,家长及孩子都进行了品尝,称赞其味道很美味。
认识完中药材后,王艳萍医生和李永峰医生开始为今天的小志愿者们把脉问诊。在把脉的过程中,两位医生向每一位孩子询问基本身体情况,教他们如何确定把脉位置,体会中医就诊时的“望闻问切”,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中医就诊的过程,并根据他们具体的身体情况提出生活习惯及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让他们用所学的中医知识调理身体,孩子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活动结束之际,中医馆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动手环节——制作香包。活动室内,医生将提前准备好的香料分发给每一个孩子,告诉他们香料的成分、制作过程以及对人体的好处。不一会儿,一个个药香扑鼻的精美香包就制作完成了。过程中,全医生还向孩子们介绍了称药时所用到的戥子,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戥子。在医生的指导下,孩子们使用戥子称出了相应的药材,感受到了其中的无限乐趣。
“体验中医文化,助力青少年传承国粹。我们将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文化实践活动,促进青少年了解中医、体验中医,让中医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发芽。”雁塔天仁中医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活动通过“教、学、做”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深入探索、感受中医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孩子们对于中医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中医文化传承发展的种子。(图/文 樊佳)

责任编辑:樊佳